香港商報
-- 天氣
【金融瞭望】中國經濟正在由量變走向質變

【金融瞭望】中國經濟正在由量變走向質變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08-09 21:31:38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人均GDP從改革開放之初不到200美元已經達到如今的超過12000美元,中國經濟不僅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正在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中國經濟總量也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排名全球第11位躍升為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些都是可見的資料變化,然而,不為人知的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場由量變到質變的偉大變革,其顯著標誌如下:

 第一,中國經濟的抗打擊和抗風險能力前所未有。特別是自2018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陣營對中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打壓和圍追堵截,發動了一系列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五年過去了,事實證明,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圍堵與打壓已經宣告全面失敗;特別是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突襲中國,為了防止疫情擴散,中國採取了封城和嚴格隔離等果斷措施,有效地遏制住了疫情的傳播,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因此大受拖累和影響。儘管如此,相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國是最早擺脫疫情困擾的國家,也是在疫情期間能夠保持經濟正增長的極少數國家之一。經過這兩大考驗,中國經濟彰顯出強大的韌性和功力,這表明中國經濟整體素質和能力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第二,中國經濟擁有強大的創新創造能力,中國的內迴圈已經進入全新境界。據專業人士統計,最近四年來,中國勵精圖治攻克了超過一半的卡脖子技術與工程難題,而且正在以加速度攻克剩餘的掐脖子難題。這顯示出中國創新創業能力已今非昔比,即便強大如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發達陣營合力圍堵中國,卡中國經濟與技術的脖子,但都被中國一一破解。目前,中國在許多產業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站在全球產業發展的最前沿。回顧過去,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經濟主要依靠外需拉動,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曾經高達70%,那時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然而,時過境遷,今天,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內需市場,資料顯示,國內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近七成,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已經降低至不足三成。這一數字的變化反映了中國經濟已經能夠通過內生動力實現自主發展,徹底擺脫了對外部市場的依賴。今年上半年,在國際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然實現了5.5%的中高增長,特別是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高達6.3%,表明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獨立自主發展的新境界。

 中國製造擁有強大競爭力

 第三,中國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業優勢,在主要高端製造領域已經追上或者正在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新興產業領域中國實現了彎道超車。特別在5G通信、特高壓電力輸送、高鐵、造船、衛星導航、太空技術、新能源汽車、光伏、水電等領域,中國更是獨領風騷,領先世界。曾幾何時,中國在全球的產業供給鏈中一直處於低端位置,主要依靠勞動力粗加工一些「三來一補」的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所以才會出現用幾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機的悲慘故事。如今美國及其盟友不惜一切圍堵遏制中國,其罪惡目的就是試圖將中國經濟牢牢的釘在全球產業鏈的最低端,永遠受他們的剝削。然而,美國的如意算盤完全打錯了,如今中國不僅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而且產業優勢越來越明顯,即便在落後的晶片製造、健康醫療、高端精密機床、大飛機製造等領域,中國也正在努力追趕,不需要太長時間,中國也將迎頭趕上。中國正在全面實施高品質發展戰略,這一戰略不僅將極大增強中國的創新創造能力,將中國經濟不斷推向新台階,而且也將徹底消彌中國與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陣營的產業差距,為中國經濟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和平台。

 第四,中國製造擁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的出口結構已經發生實質性變化,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出口佔比近七成,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強國。近十多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的外貿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遷。一方面,中國的外貿規模持續擴大,不僅沒有隨着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的降低而有所減少,而是一路高歌猛進,牢牢佔據著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位置。目前,中國是全球13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交易夥伴,中國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有增無減;另一方面,中國進出口結構已經發生歷史性轉變,由以往的出口原材料、勞動密集型產品、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轉變為以出口技術密集產品、高附加值機電產品、服務產品為主;進口產品則由原來的工業製成品為主,轉變為以原材料和農副產品為主。雖然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不斷降低,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的依存度卻在不斷提高,如今中國製造的產品物美價廉,性價比極高,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不二選擇。可以預期,隨着中國創新創業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在越來越多產業和技術領域的突破,中國製造將給全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顏安生)

責任編輯:趙桐曲 【金融瞭望】中國經濟正在由量變走向質變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