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早前批准7個倉儲設施,下月15日起將陸續投入運作。投資推廣署(投推署)運輸、物流及工業總裁王國藩日前接受港商訪問時稱,署方正繼續與獲LME認證的倉庫營運商洽談來港設立倉庫,冀藉此引申更大型的人民幣活動,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業界則期望,繼LME認證的倉庫來港設立倉庫後,下一步可吸引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及上海期貨交易所亦來港設立倉庫。
為游說更多金屬倉庫營運商來港,王國藩稱,今年下半年,投推署署長及高級行政人員出差的重點工作,就包括游說海外金屬倉庫營運商來港設立倉庫,「尤其加強對獲LME認證的倉庫營運商進行游說」,而投推署位於全球各地的辦事處亦會協助宣傳推廣。
王國藩料有更多營運商來港
王國藩期望,首批金屬儲存設施下月陸續投入運作後,將有更多金屬倉庫營運商來港。他又期望藉此帶動更多營運商使用人民幣,造就更多人民幣「跨市場、跨地區、跨產品」的套戥機會,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上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LME亞洲金屬研討會2025」時預計,將於今年底向立法會提交合資格大宗商品貿易活動半稅優惠條例草案,較原先的「明年上半年」為早。對此,王國藩期望,透過提供半稅優惠,可帶動商品貿易商落戶香港,促進香港的商品交易活動。他相信,待LME批准的首批金屬倉庫下月投入運作後,相信交易商將更踴躍來港設立倉庫。
為何要在香港設有金屬儲存設施?王國藩解釋,當前內地約消耗全球約一半的金屬,「若金屬可儲存在香港,只需數小時便可將金屬運至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
王國藩亦承認,香港的營運成本較其他地方為高,認為金屬倉庫營運商不應只以倉庫租金的多寡而決定,「成本當然越低越好,但這不應是故事的全部。」
香港能源礦產與大宗商品聯合會會長黃健華認為,由於基本金屬交易涉及國家戰略安全及定價權,在國安考慮下,對國家而言,金屬倉庫不能設於大中華以外地區,因此不僅港府,甚至是中央亦期望香港可做到商品儲存。
業界冀吸引CME來港設倉庫
黃健華續稱,香港雖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但偏偏缺乏大宗商品交易,「尤其今天不少大型國企及民企已前往新加坡進行商品交易,因此吸引內地商品交易回流至內地和香港進行,成為當務之急」。
他稱,單靠金屬倉庫營運商進駐香港,只是香港構建商品交易生態圈的一個小部分。他續以新加坡為例:「數據顯示,在新加坡進行的鐵礦石交投已達數千億、甚至達到1萬億美元,面對如此商機,香港為何不能將之做大做強?」
黃健華認為,金融、保險以及期貨間接創造香港GDP的50%,而從事商品交易更可帶動金融、期貨及保險等活動。他期望,繼爭取LME認證倉庫營運商落戶香港後,下一步可吸引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及上海期貨交易所來港設立倉庫,藉此盤活香港的商品交易。
業界倡探討貨櫃碼頭設倉庫可能性
設立金屬倉庫只是香港構建商品交易圈的微細環節,有業界人士坦言,香港倉庫負重能力不足,須投入資源提升負重量,建議港府提供資助提高吸引業界投入的誘因。
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工商及物流部董事兼主管黎尚文指出,香港倉庫的承重量普遍介乎每平方米2至3噸,符合LME所要求的每平方米5噸承重量者少之又少。因此,當前來港設立倉庫的營運商,一般要尋找位於地下的倉庫,才可毋須進行加固工程;若營運商目標租賃倉庫的2樓作商品儲存,則要對該物業的地下及1樓進行加固。
香港能源礦產與大宗商品聯合會副會長柳宇坦言,香港的倉庫向來為儲存電子產品而設,沒有多大承重力,「因此要盡快提升香港倉庫的儲存量至每平方米5噸,甚至達至韓國釜山每平方米10噸的水平」。他期望除了政策作配合外,港府亦應為金屬倉庫營運商作出補助,加大業界對設施作出投入的誘因。
另外,若要裝卸金屬,一般需透過貨櫃碼頭進行,並設金屬儲存倉。柳宇稱,新加坡及釜山的港口已為金屬儲存設有倉庫,但香港葵涌貨櫃碼頭卻以儲存貨櫃為主,卻未設有蓋倉庫,因此港府應與現有貨櫃碼頭營運商協商,重新尋找內河碼頭設置倉庫,令金屬儲存營運商願意在港多設倉庫。黎尚文亦認為,應探討在貨櫃碼頭從事金屬儲存的可能性,惟過程須考慮成本效益。
對於上述意見,發展局回應港商記者查詢時稱,位於屯門的香港內河碼頭正位處《屯門分區計劃大綱圖》的「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內河貨運碼頭」)地帶之內,「貨倉」(包括金屬倉庫)在該地帶內屬經常准許的用途。局方又指,北部都會區範圍內現時沒有任何內河碼頭,未來亦未有計劃增設內河碼頭。
北都已有適配土地建金屬倉庫
香港物流業鮮有金屬儲存倉庫,業界人士期望,港府可於北部都會區增撥土地,配合金屬儲存營運商來港發展。對此,王國藩表示,已與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商討有何合適土地提供予金屬儲存營運商營運,又指至今已有兩幅合適的物流用地供業界考慮。發展局回覆記者查詢時亦稱,港府已在北部都會區東西兩面的新發展區、特別是口岸周邊地方,策略性地預留了不少物流用地,強調該等物流用地日後可作金屬倉庫之用。
發展局指,北都區的物流用地,分別位處洪水橋、廈村、元朗、元朗南、新界北新市鎮、新田科技城及粉嶺北。其中,位於新界北新市鎮的現代物流用地,可善用香園圍口岸的貨運角色;位於新田科技城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物流用地,已完成法定規劃程序及開展土地平整和基礎建設工程,完全可作金屬倉庫之用。
黎尚文就建議,若涉及金屬儲存這類較專門用途的用地,應在北都區內的某些片區以1倍左右的地積比率興建,惟他坦言若提升該等用地地積比率,地產商或認為回報不划算。
另外,若金屬倉庫營運商要來港開設倉庫儲存金屬,租賃與購置土地,哪一種較為可取?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認為,若要劃地興建物流倉庫,一般至少需要3年,因此對於大部分倉庫營運商而言,如已有相關牌照,希望盡快開始做生意,滿足貨物出入口和客戶需求,租賃倉庫的方式會更合適,時間及金錢成本效益更高,同時也更有靈活性。
外商冀兩年內建新界倉庫
LME批准的首批金屬倉儲設施下月15日起陸續投入運作。上述設施營運商之一、Henry Diaper & Co Ltd主席John Harvey表示,期望可於兩年內在新界興建金屬倉庫,透過落戶香港為港創造更大效益,並希望銀行可以支持。
「香港鄰近內地,不僅處於世界上重要的地方,金屬交易商更可利用香港向內地供應金屬。」John Harvey稱,香港是中國及英國之間的重要中轉港,有信心港府為興建金屬倉庫作更多投入。他相信,藉首批獲LME認證的倉庫營運商洽談來港設立倉庫,可為其他LME認證的倉庫營運商樹立案例。
John Harvey表示,他成功落戶香港後,下一步計劃在港興建更大型倉庫,期望可於兩年內成事,「但成本問題相當棘手,且儲存成本亦相當高昂。」他期望港府可抱持開放及具彈性的態度處理這些問題,又期望香港銀行可為相關營運商提供支持。
John Harvey表示,冀透過落戶香港,為香港創造更大效益。
Henry Diaper & Co Ltd目前與中國外運共同營運位於青衣的金屬倉庫,主要儲存鋁合金、鉛、鍚及鋅。John Harvey透露,雙方合作平等,中國外運兩名職員已前往利物浦就金屬儲存接受培訓。(記者 鄺偉軒、馮瀚文)
頂圖圖說:王國藩(左一)期望,首批金屬儲存設施下月陸續投入運作後,將有更多金屬倉庫營運商來港。左二為黃健華,左三為柳宇。記者馮瀚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