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的桂味今天正式紅了。今天就寫我家旁邊的荔枝樹吧。
南山西麗荔枝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荔康路。2024年4月中旬環西麗湖跑步再觀察。大磡在王京坑南。大磡有一村二村,一西二東。麻磡在陽台山西南正下,村抬頭望見陽台山之尖。
麻磡村抬頭所見陽台之尖。
由麻磡到王京坑,路左山腳所見皆荔。一直到王京坑村前西面一崗才止住,那崗上是雜樹。其間有麻磡村民荔枝,有國有儲備用地上的荔枝。
王京坑有荔枝山在村西南。南山荔枝的量是巨量。大磡東面沿麗康路左亦荔,一直到福林村,那是南科一路北頭,我在那裏買過荔枝。然後就是南科大、深大校區的大量的荔枝園。麗康路亦堪稱荔康路。
西麗是西荔,名副其實的荔枝世界。平山村至「荔枝世界」約十里。這十里路上全是荔枝。
紅花嶺。紅花嶺,北麓滿坡直至山頂,是平山村的荔枝園。2024年4月13日爬紅花嶺見滿路滿樹的臭屁蟲,原是荔枝蝽象。
紅花嶺平山村果園逕。
南面想必亦珠光村之荔。紅花嶺西面坡,即由山腳紫澗園上去的陽面山坡,或者說總章翡翠公館後面,全是荔枝,那或許是搬遷後的西瀝新圍之果園。
龍井村的荔枝在塘朗山西面陡坡上,我曾由那裏攀上塘朗山頂。
塘朗村的荔枝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拿到平山村去賣。大前天、前天買了兩次,桂味還不是很紅。
南山,凡山皆荔。
王京坑。看舊地圖,王京坑本是水名。此水往西南出去,即經松柏塱的北面西入麻磡河。
松柏塱就是我看見的王京坑村西面的荔枝山,它有兩個山包,西包《深圳市區街道地圖集》69.5米,兩包間古有路。
文光鄉。2024年3月27日步考筆記:
南山智谷大廈。正在施工,接近封頂。它將是大沙河上新地標。它將嚴重刷新西麗地區的天際線。在文光村東北端頭下。村在文崗「正南崗沿上。村南有河。村西北西麗二小(現更名日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二小)。村北高、東高、西高、南高,倚文崗建。
文光村荔枝園找到!在村之東北,文崗東南之小崗上。坡上老大荔枝數十。
文光村荔枝。
頂及東、北陡坡原裝。1957圖表現精確。崗至南邊樓落差四到五層樓。下亦有一二棵,1957亦畫一棵。可證此圖亦實地觀察過。其西隔路就是文崗之尖,實際是萬科雲城山體末端。
舊圖佛屋是文光村。不知為何叫佛屋。西南路是一條古道《寶安縣°》圖大道自縣去烏石岩,過佛屋和文崗之間,經果園西側,如今天情況。
民國《寶安縣》圖佛屋。
《寶安縣》圖大長坑亦標為聚落,這可以是果園之山北、東北下方的珠光大樓、珠光苑。
新圍。新圍村地理考定。2024年3月26日下午,再去考察新圍村後山頂公園。
新圍村果園老荔。老古荔很多,樹幹造型道勁。石梯步道。東南端古榕174歲。在四米高台上。三四叢竹子。大樹多。荔枝種到山頂。山體原裝有層次。山下東北旁精緻石台上古榕。174歲。銘牌稱傳說村李姓祖先種於咸豐年間。古樹共有三棵第三棵在崗之西南下。新圍村半山居,祠堂後即高。祠朝東。北亦高。1957圖新圍村後山表現非常清晰。1957圖有九祥嶺「村,在九祥嶺西區位置,東區有小聚落。九祥嶺南面,大沙河河道有濕地。村東有片荔枝。1928圖一棵荔枝。村東南坳,舊圖有小河。今見新圍村西面、北面是留仙洞山體,東面九祥嶺山體,南面石鼓山公園山體,四面皆高,映證我的推斷:康志所記康熙二十五年大水淹沒的是此新圍村。
1957圖新圍村。可見村後崗40餘米。據hkmaps。
新圍村後山老荔。
環西麗湖碧道。
2024年2月14日再次環西麗湖跑步,這次是逆時針方向跑,為了換個角度看。環西麗湖碧道快貫通了,到時大家可以走這條碧道欣賞西麗的地理和歷史,那條碧道美如畫。
環西麗湖碧道美如夢。
院士之道。2024年4月2日下午,步考大水嶺及環西麗湖碧道東段。大水嶺環山水接走,走西麗塔南,不入水庫。沁園路西水庫範圍內有一溜山包,上有院士之道。幽靜優美荔林土徑。
院士之道。
巨大粗壯荔枝樹。有一棵荔枝是我見過最粗的。西瀝水庫周圍都是荔。考察地理,地荔也。院士之道北端可見陽台山全貌,那裏是水匯處。此水似南引去走大水嶺東面去。院士之道北段山坡頗可居也。有藝術家工作室在此。
院士之道的粗荔。
西麗佛祖廟。初六日考西麗佛祖廟。先看圖:西麗佛祖廟,就在水庫大壩西頭《寶安縣》圖新圍北去白芒路、珠岡頭去白芒路交匯在此。這裏是穿過水庫大河谷北上的通道口。廟在小圓崗之西南端,隔路西北面挑刀壢海拔92.3米是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最初沙河西路也是穿過挑刀壢和廟之小崗,沿河北上,此路部分似還在水庫內。
步考:廟在崗上,廟前坡上老荔樹。深職技大在沙河西路西面低處。廟門前罕見十幾個乞丐,口稱阿彌陀佛,二十年沒見的乞丐都在這裏了。
廟前左右老荔。廟在十幾米台上,背倚高崗。朝南。亦稱西麗天后宮。
西麗佛祖廟天后宮。
挑刀壢脈連九祥嶺,西麗湖路靠九祥嶺。《深圳市區街道地圖集》九祥嶺51.6、40.9米。廟後崗海拔60多米。西瀝水庫大壩在此崗和石鼓坑之間。石鼓坑70多米。石鼓坑亦水名。石鼓坑水出石鼓坑和北一山之間。石鼓坑確切地說,是大壩東頭之山,亦即紫荊山莊南側之山。紫荊山莊北側另一山。水出二山之間,在大壩外入主河道,大致是西麗湖路走向。1928圖清楚。廟未見建廟記述。舊圖皆無廟。但今是宏敞大廟香火盛大。廟旁老沙河西路仍在。一級水源保護區界碑在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