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市場探針】股票印花稅不減 港府庫房有揸拿

【市場探針】股票印花稅不減 港府庫房有揸拿

責任編輯:蔣璐 2023-08-23 08:47:0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作者:黃遠康

    近日,不少政界人士及金融界從業員紛紛呼籲政府下調股票印花稅稅率。這些人士認為,近年港股交易不如以往熾熱,與政府在兩年前將股票印花稅從0.1%增加至0.13%有關。他們期望下調股票印花稅可以減低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而刺激成交量,進而增加潛在的回報收益。可是,這些觀點其實都有偏頗之處。

    不少人士將股市交投相對淡靜,以至恒生指數走勢疲弱的原因歸咎於印花稅稅率上升,並搬出2021年及2022年的每日成交金額作為比較的例子,認為去年的數據較前年下跌25%,與印花稅帶來的影響不無關係。可是,如果我們將目光放遠一點,不單單參考一年的數據變化,而是分析疫情前的數字,就會發現其實港股交投仍然十分暢旺。在2017年,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約882億元。2018年,有關數字增長至超過1070億元。踏入2022年,一個被認為因為印花稅而受到衝擊的年份,平均成交金額卻仍然較疫情前高,達1249億元。雖然我們目前沒有2023年的全年數據可供分析,不過剛剛過去的7月31日就已經創下全年交易金額的新高1825億元,可以預期全年數字也將與去年相若。在股票交易金額保持高位下,所謂印花稅影響股市交投的說法實在站不住腳。

    另一種常見提倡下調印花稅的論點,就是認為政府的收入並沒有因為稅率上升而增加,並指去年成交金額下降,預計導致印花稅稅收將會減少大約兩成。不過,筆者必須指出,股市的走勢除了與印花稅相關之外,亦與本地、國家以至全球經濟形勢有關。在目前俄烏衝突引發的全球性通脹、西方國家的緊縮貨幣政策、愈趨緊張的地緣政治環境,以及過去三年的疫情衝擊下,經濟情況難免處於波動狀態,進而影響股市表現,令印花稅的收益的確有可能因而不及預期。然而,只要香港保持社會穩定,繼續吸引外資來港,扶植更多創科企業,加上國家及全球經濟逐漸向好,長遠而言,股市亦會受惠,帶動印花稅的收入有增無減,為庫房帶來更多好處。

    股票印花稅不應輕言改動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提升印花稅削弱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因為相較於其他主要的股票市場,包括新加坡、上海和紐約,香港的印花稅稅率較高,影響國際投資者的交投意欲。但是,翻查各項評估股票市場競爭力的指標,大家可以發現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仍然極具競爭力。例如由權威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香港仍然緊守國際金融中心「世三」的位置,僅落後於紐約和倫敦;在股票總市值方面,分別是倫敦及新加坡的1.4倍和8倍;上市公司數目在5年內增加超過400家,增幅超過20%。以上種種數據和排名都顯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未因為印花稅或者其他因素而倒退,亦反映國際機構、企業和投資者對香港的情況和前景仍然充滿信心。

    事實上,對於一般「散戶」而言,股票印花稅增加0.03%根本不值一提,只有對於不斷進行買賣,利用短期波幅變動圖利的炒家而言才有影響。而由於炒家的行為本身就不值得鼓勵,加上炒家都是財雄勢大的人物或單位,向他們徵收更高的稅項亦不無道理。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推算,上調印花稅將會為庫房帶來約120億元的額外收入,相當於可以興建一間兒童醫院、約18000個公屋單位、額外支付近4個月的長者生活津貼或是為全港家庭提供4年的電費補貼。既然這些公共資源如此珍貴,有助改善民生,實在不應輕言改動。

    金融業是香港經濟支柱之一,為市民帶來大量財富,但是同時它亦是一把雙刃劍,擴大富有人士與基層市民的收入差距。正因如此,政府應該想方設法讓相關產業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實現更加有力的公共財政再分配,收窄貧富差距及善用資源以提升香港競爭力和居住質素。因此,希望特區政府能夠抵擋流言蜚語,不為一時的股市波動而朝令夕改,堅定不移貫徹印花稅稅率。(中通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蔣璐 【市場探針】股票印花稅不減 港府庫房有揸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