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間諜法》導致「中國營商環境變差」純屬污衊抹黑!
202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以下簡稱《反間諜法》)修訂通過以來,一些外部勢力無中生有、顛倒是非、混淆視聽,歪曲《反間諜法》立法本意,企圖把其中部分內容炒作渲染為中方「營商環境變差」「泛化國家安全」的最新「例證」,鼓譟在華投資經營「不安全論」,抹黑中國國際形象,破壞中國穩定向好的經濟發展局面,手段卑劣,用心險惡。
事實究竟如何?且來一一分辨。
《反間諜法》會不會干涉合法營商活動?
污衊《反間諜法》「破壞營商環境」之流,不外乎炮製「中國將強制收集外國企業和人員在華數據」「正常獲取商業信息的行為可能被當作間諜活動」「外國人在華安全風險上升」等言論。
事實真相是,《反間諜法》主要打擊的是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間諜行為,不針對正常商業活動。修訂後的《反間諜法》對間諜行為進行了清晰明確的界定,目的是防範、制止、懲治間諜行為,不針對在華合法經營、投資、從業的公司、人員及其活動。
近年來,美西方間諜情報機關針對我國的情報滲透活動越發猖獗,國家安全機關近期就曾披露破獲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英國秘密情報局(MI6)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運用多種手段在我國開展間諜活動的案件。以立法形式防範打擊間諜活動、維護國家安全更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面對嚴峻的反間諜形勢,中國因時因勢修訂《反間諜法》是完全合情合理、正當正義的。所謂「干涉合法的商業活動」的謬論完全背離該法的立法本意,更不可能出現在執法過程中。
中國營商環境有沒有變化?
從改革開放伊始到邁入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營商環境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
——更加規範。近年來,我國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並出台《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反間諜法》也進一步明確了合法和非法的邊界,增強了法律規則的確定性,減少了企業和個人違法的不確定性,為維護正常的商業活動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修訂後的《反間諜法》正式施行以來,沒有發生一起所謂「任意拘押外國人」事件,也沒有一起針對國家安全機關執法行為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
——更加開放。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逐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擴大多領域市場准入,全面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持續優化外國人來華和停居留政策。中國擴大開放、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和紅利的意志和步伐從未動搖和停止,未來也將以更大力度向前推進。
——更加便利。近年來,我國統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大幅簡化流程,創新「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等服務,大幅縮短外資開辦企業審批時間;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慧海關」「一體化通關」等,提升通關效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着力打通外商在華使用金融、醫療、互聯網支付等服務堵點,為其投資興業提供更強保障。
為什麼有個別人覺得「中國營商環境變差」?
——美西方「築牆設壘」。聲稱「在華投資經營難」者,莫要忘記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段時間以來,美西方對華「築牆設壘」「脫鈎斷鏈」,不斷推進投資限制措施、強化出口管制、濫用制裁工具,大大抬升了對華投資不確定性,為正常經貿往來套上了「枷鎖」。美國彭博社評論稱,拜登政府對華投資限制是「企業最糟糕的噩夢」「美情報機構的福音」。這些遏華反華舉措,才是某些國家對華投資減少的「元兇」。
——外國企業布局調整。抱怨「在華盈利越來越少」者,也莫要忽略中國產業競爭力快速提升的現實。2023年,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居世界第一,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4年穩居世界首位。質優價廉、技術過硬的中國產品多了,會引發國內外同質企業的良性競爭,一些企業在中國「躺着賺錢」的日子也已一去不復返了。
各項數據也充分證明了中國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讓更多的跨國企業「用腳投票」。2023年1—12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其中英國、法國、荷蘭、瑞士、澳大利亞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81.0%、84.1%、31.5%、21.4%、17.1%。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等得到眾多外商積極參與,很多知名跨國企業還將這些平台當作產品的首發陣地、創新陣地、常駐陣地。
事實勝於雄辯。《反間諜法》恰是在華合法營商活動的保護法、促進法,我們絕不接受惡意污衊《反間諜法》、抹黑中傷中國營商環境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