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民建聯倡暫緩垃圾徵費 提出11項減廢建議

民建聯倡暫緩垃圾徵費 提出11項減廢建議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4-05-24 14:58:41 來源:香港商報網

 民建聯今日(24日)建議當局應暫緩垃圾徵費計劃,同時就如何優化環保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不應把「徵費」視為唯一或必然手段,並適時檢視未來工作安排。民建聯同時提出一系列建議希望政府可務實推動環保減廢。

 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指,民建聯分別在4月5日至11日及5月6日至10日進行兩輪電話調查,各自找到810位與750位18歲或以上市民作調查統計,而兩次調查結果的變化不大。31%受訪市民在兩次調查都支持政府實施垃圾徵費,64%及65.5%是不支持。18.4%與15%受訪者認為應如期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31.3%和35%認為應再押後,44.8%及45.1%認為根本不應該實施。至於香港實施垃圾徵費面對最大的問題依次為缺乏足夠回收配套設施,分別為32.1%和36.4%、其次是加快市民經濟負擔,分別為25.2%與23%,第三是執法困難,分別為15.3%及11.5%,另有12.6%和13%認為是市民不認識計劃細節。

 陳學鋒總結出4個觀察,主流民意反對按計劃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其次是市民認為執法相當困難,對管理公司執法能力抱有懷疑,憂慮可能衍生更大環境衛生問題。第三是市民普遍認為政府準備不足,無論是向市民的宣傳教育、向持份者提供執行指引、增加回收設施、推動設置應用廚餘機、免費派袋和先行先試計劃的範圍可再提高,以至擔心政府執法能力不足會導致環境衛生惡化。第四是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實施,徵費會加重市民與業界的負擔。

 新界西南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建議暫緩垃圾徵費是希望政府有多點空間做回收,把回收基建弄好,令市民易於參與。民建聯不會要求政府訂下期限,希望當局暫緩後推出大規模回收活動,做好有關服務,當市民參與度提高,屆時再檢視是否仍需採用「徵費」的手段。

 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稱,民建聯希望政府可務實推動環保減廢,並講解4項建議。第一是向市民講解發展藍圖,如固體廢物減少可釋放多少預留作堆填區的土地作住宅或商業用途,清晰藍圖能增加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鼓勵市民更積極參與環保回收計劃,共同締造更美好將來。其次是放寬「支援住宅樓宇採用智能回收箱技術以收集及回收廚餘」特邀項目需要有關物業最少200戶簽名支持的要求。第三是「綠在區區」只有百多個公共收集點,未做到「總有一間喺左近」,故建議當局進一步與公共街市、大型超級市場和商場協商,找出位置放置回收機,並在新地點實行初期設專員教育市民如何做好回收工作。第四是參考其他地區的回收經驗,制訂更清晰細緻垃圾分類指引,教育市民如何妥善處理有害垃圾。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重申有關建議並非為了推行垃圾徵費,而是一些減廢的建議。他提出「綠在區區」只回收9項物品,民建聯建議可讓「綠在區區」私人處理機構與商業機構合作,增加回收項目,將「漏網之魚」納入回收網。其次是「綠在區區」積分獎賞力度不足,運輸及補貨成本可能會形成新的碳排放,故建議以現金取代禮品,研究把積分兌現特區政府提供的服務。第三是研究產品環保回收標籤制度的可行性,第四是制定環保回收再造業友善政策,透過土地和直接資助,例如新建設區的商場指明有某個範圍的回收用途,方便市民並讓商家更容易計算成本。

 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提出,政府應增加建設如「源‧區」等一類集轉廢為能、公共休閒與公眾教育於一身的新型設施,讓大眾明白轉廢為能的效益。轉廢為能項目具商業可行性,轉廢為能電力可售予電力公司,故建議當局採用公私營合作模式,加快建設。其次是與大灣區城市建立循環再造生態圈,探討共同投資、合作處理廢物,例如着力發展電動車電池回收,汽車、船隻拆卸等可循環再造產業,服務整個大環區。第三是建議政府成立「環保教育專項基金」,包括幼兒環保教育、中小學童教市方面希望定期舉辦校際環保大賽,增加學童對保護環境的興趣,公眾教育層面建議定期於各區舉辦大型活動如環保周,提高全港家庭環保意識。第四是設立全港性環保產品大獎,表揚生產商,並設立「環保E嘜」認識機構,讓市民知道購買有關產品或服務等同可參與環保。

 葛珮帆表示,節能減排和環保並不等於一定要「徵費」,以上11點建議是希望政府完善環保生態鏈,做到回收可轉廢為綠色能源,最重要讓市民有信心,當大部分市民願意參與,未來香港整體減廢減碳有機會做得好,期望政府能聽到建議,讓環保工作做得更加好。

責任編輯:趙桐曲 民建聯倡暫緩垃圾徵費 提出11項減廢建議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