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藝術】興廢繼絕 振藻揚葩——四川梓潼木刻年畫的重生與振興

【藝術】興廢繼絕 振藻揚葩——四川梓潼木刻年畫的重生與振興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5-27 17:19:53 來源:方志四川

中華詩詞學會、四川省詩詞學會會員,四川省李白研究會理事,青蓮詩社、西蜀詩書畫院顧問 易可情

梓潼得名於「梓林潼水」,有着2300多年的建縣歷史。這裏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源於梓潼的文昌帝君信仰及其民俗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有着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是海內外華人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領域和連接紐帶。而以文昌信仰及其民俗文化為主要內涵的梓潼木刻年畫,曾被譽為中國三大年畫之一的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源頭,卻因種種原因,在歷史長河中漸至湮沒,幾至失傳,而一度鮮為人知。

532b7c75fef345218911af0333cf50ea~noop.png

歷史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熱愛傳統文化,致力於傳統書畫、篆刻的羅智婉女士,深入發掘,刻苦鑽研,從而興廢繼絕,讓傳統的梓潼木刻年畫重回世間而大放異彩。


梓潼年畫起源於南宋,自源起之日起,便有着濃郁的地域特色。梓潼的文昌帝君信仰及其民俗文化,是梓潼年畫表現的重要內容。元末民初,為避四川的戰亂,經營年畫的楊氏家族部分支系,北上東遷至山東濰坊,帶去了梓潼的年畫技藝。由明及清,不斷發展壯大,不斷興盛繁榮,終至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而在四川梓潼,年畫產銷雖也在明清時期繁盛一時,卻因種種原因日漸衰落,不僅其木版刻印技藝幾至失傳,曾名揚一時的梓潼年畫也少有人知,更無人知道是作為源頭的梓潼年畫孕育、滋生,發展形成了著名的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

918253709be54c2983cd8f2259e0b9f9~noop.png

1985年和1988年,山東濰坊市寒亭區地方志辦副主編譚家政先生兩次到訪梓潼,帶來了記載楊家埠年畫淵源的楊氏族譜及相關碑文,同時還贈送了88幅明清時期的濰坊木版年畫樣品。這才石破天驚,讓梓潼及周邊地區的人們知道了梓潼年畫曾經的輝煌,而更為當今的衰落和後繼無人感到無比的悲涼。

a5d24400e725435bb800cfd5b657da44~noop.jpg

如何發掘、繼承和弘揚梓潼優秀的地方傳統文化,如何興廢繼絕、傳承並振興梓潼年畫,則是歷史和現實給出的一道嚴峻的考題。

一個偶然機會,梓潼縣文化館的羅智婉女士,在七曲山大廟看到保存完好的「文昌加冠」「文昌晉祿」木刻版年畫,頓然為其樸拙的構圖、優美的線條和深沉的文化內涵所吸引和震撼。她深感如此精美的傳統文化技藝,如因後繼乏人而就此失傳和湮沒,則將是莫大的損失和無比的遺憾,遂立志興廢繼絕,獻身於梓潼年畫的發掘、鑽研、傳承和弘揚。

d5cc6927adbd4e42b5b8a4f96598c6ab~noop.png

羅智婉女士1966年出生於梓潼一個書香、繪畫之家,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傳統文化薰陶,熱愛傳統的書畫、篆刻藝術,並接受了大學本科教育。她長期供職於梓潼縣文化館,為書畫幹部、副館長,曾為政協梓潼縣委員會第九、十屆委員。現為中華詩詞學會、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詩詞協會、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綿陽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綿陽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綿陽市級非遺項目《梓潼木刻年畫》代表性傳承人,綿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梓潼縣書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梓潼七曲文學藝術協會副會長,梓潼文昌文化學會副會長,並在梓潼縣首屆「文昌鄉土人才」評選活動中被授予「文昌工匠」的稱號。

e658b5cc88f54d96845917901f721542~noop.jpg

在梓潼歷屆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指導和關懷下,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30多年來,羅智婉女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多方拜師求藝,不斷提高自己的書畫篆刻水平,並深入鑽研木版年畫藝術及木版雕刻技藝。為搶救面臨消失和湮沒的梓潼年畫相關資料,她經常到七區山大廟考察有關的文物遺存,並深入到梓潼境內各鄉鎮,如許州、雙板、定遠、大新、仁和、寶石等地考察調研。她走村串戶,訪問耆老,發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梓潼年畫資料。其中尤為珍貴的是,她斥巨資搶救、收購了散落民間的明清時期的梓潼年畫雕版50餘張,如「文武門神」「如意加官」「執花狀元」「老鼠嫁女」「採蓮童子」「童子戲蝶」「劉海戲金蟬」「武將秦瓊·尉遲恭」「女將穆桂英」等。

4a693e24dd2246a48aa9699b9e9bfefe~noop.png

在發掘、搜集、整理了大量年畫資料的基礎上,羅智婉女士認真學習、悉心鑽研、借鑑模仿,開始了再現梓潼年畫歷史風貌的年畫創作。她不僅要繼承、再現梓潼年畫構圖樸拙、用筆簡約、線條優美的藝術風格,更要竭力融進梓潼的地方文化特色並展現時代的精神,讓傳統文化服務於現實。她創作的反映傳統文化和梓潼地域文化的年畫作品,如「文昌加冠」「文昌晉祿」「魁星點斗」「鹿鶴同春」「麒麟送子」「蟾宮折桂」等,而展現時代精神、服務於現實的則有「知法明德」「學法明理」「防患未然」「眾志成城」「清廉風暖」「兩彈精神永流傳」等,計有一百多幅,還創作了與此相關的大量的剪紙作品。與此同時,她繼承梓潼年畫傳統的雕刻技藝,創作雕刻了年畫新印版24張,如「三聖圖」「文昌帝君聖像」,門神「如意吉祥·如意降福」「秦瓊·尉遲恭」,以及「文昌巡遊」「魁星點斗」「孝悌傳世」「福壽綿長」「蟾宮折桂」「金榜題名」等等,不僅與明清風格一脈相承,在技藝上還有所創新。

在繼承、創新的同時,羅智婉女士積極參加四川省、綿陽市、梓橦縣乃至全國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流研討活動,在四川省內外舉辦不同層次和規模的梓潼年畫展覽,大力宣傳梓潼年畫,努力擴大梓潼年畫影響。在梓潼和綿陽境內,讓梓潼年畫所代表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不同的風景名勝區,乃至社區、鄉鎮和院落,成為常規常態的活動,極大地擴大了年畫的影響,滋養了人民群眾對梓潼年畫的熱愛和自信。同時還開發出了20多種富有梓潼年畫特色的文旅產品,梓潼年畫也逐漸成為極富地方特色的文化伴手禮,被贈送給各類嘉賓乃至國際友人。

2006年,梓潼年畫被列入「綿陽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羅智婉入選「綿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梓潼年畫》代表性傳承人」;2023年,《梓潼木刻年畫》入選「四川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為梓潼年畫代表性傳承人的羅智婉女士,這些年來也在各級各類評選活動中,獲得了眾多榮譽。

瀕臨失傳和湮沒的梓潼年畫終於獲得了新生,並有了新的開拓和發展,從而綻放出了瑰麗的光彩,贏得廣泛稱譽和認同。同時,梓潼年畫也走出了梓潼,走出了綿陽,走出了四川,在全國乃至海外都有了重要影響。

在今年5月23日至27日於深圳召開的中國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羅智婉攜帶其創作的年畫作品首次參展,便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收獲了不少稱讃和肯定,她表示明年還希望來參加文博會。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易可情 编者有修订。


責任編輯:林鏗泓 【藝術】興廢繼絕 振藻揚葩——四川梓潼木刻年畫的重生與振興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