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沉浸在金色燦爛的陽光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感受安靜寧和的自然饋贈;晌午,去公社書吧,書香氤氳間,讀書、下棋,一洗塵心;午後,去公社南部公園漫步遠眺,享受自在時光;傍晚,沐浴着公社的煙火氣息,穿行在舒適愜意的幸福港灣……
這些,是黃山互助公社居民們的日常。公社在距黃山北大門約4公里的皖南黃山區耿城鎮,此地,吸引了來自新疆、東北、西南、北京、江浙滬等全國 20 多個省市的1600餘位外地人在此,互助式養老。
11月9日,記者來到黃山互助公社,遠遠的就有歡快的舞曲傳來,下了車,看到一眾踏着輕盈的舞步,旋轉、跳躍、騰挪、換位……他們身着鮮艷的民族服飾,歡快地跳着新疆舞。他們的舞姿優美,充滿活力,為金秋時節的互助公社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前,才發現是一群老年人,他們熱烈而奔放的肢體動作、絲滑的舞步讓圍觀的人們為之驚嘆。
「作為國內首家互助式養老示範基地,公社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構建互助、和諧、友善、積極的社區文化,真心實意打造栓心留人的適老配套。在黃山互助公社,每個社友每天都很忙,有棋牌、乒乓、游泳、耕種、旅遊、音樂等20多個業主協會,每一天都生活得很充實很快樂。」互助公社社長李俊平告訴記者。
獨具魅力的康養資源
黃山互助公社,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吸引力?
黃山區地處神秘北緯30°,原名太平縣,是5000年黃山文明發源地、太平猴魁的原產地和黃山毛峰的主產地。
黃山區政府副區長劉先英介紹,黃山互助公社位於黃山區耿城鎮,距黃山北大門約4公里,周邊林如瀚海,空氣清新,推窗即景,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5萬個/立方厘米。高於城市數十倍,是上天厚賜的「天然氧吧」。「黃山風景區全境坐落於黃山區,懷抱着這座世界名山,黃山區具有了獨具魅力的康養資源。近年來,黃山區充分發揮優越的自然資源優勢,用心打造康養品牌。在黃山北門耿城鎮開發的互助公社,建成了以康養為主、頤養與醫養相結合的互助式養老運營體系,老年人在這互幫互助式養老,老有所為。」
目前,該項目主要包括「電梯住宅、公寓式酒店、文體中心、養老院、診所、健身場館、休閒公園、種植基地及適老配套設施等」,項目真正實現康養、頤養、醫養結合的一站式養老。
黃山區先後被評為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水土保持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佳綠色城市、中國最美縣域、中國縣域旅遊品牌十強縣、中國體育旅遊精品目的地、中國名茶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最佳康養休閒旅遊名區等榮譽稱號。
公社具有特定的意義
「什麼是互助養老?就是充分利用銀髮勞動力,用老年人辦養老的事,讓老年人老有所為,使老年生活更健康、更快樂、更安全。」黃山互助公社負責人李俊平說,黃山互助公社是一個一站式全能型互助式的養老社區,包括康養、居家養老和醫養結合。
2016年,互助式養老模式被列入國家民政部、財政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創新試點」。黃山互助公社是按照互助式養老模式建設和運營的國內首家互助式養老基地。聯合安徽大學、北京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專家,通過日常生活互助、興趣愛好互助、心理慰藉互助、健康生活方式互助、義工及志願者、時間銀行六大平台,讓老年人在互助中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養、老有所為。
「退休前,我在靠近黃山北大門的黃山互助公社,安了家。這裏在互助養老上確實有一些新招。」老家在北方的王祥生告訴記者,今年九月,我們夫妻倆陪老岳父在這裏休養了一段時間,他誇獎這裏——山高,樹多,人好,風景美,不想走了!
據了解,來黃山互助公社購房的絕大多數年齡較大,已經退休或接近退休,想找一個空氣環境清新、人文友好、周邊自然景觀多的地方休閒度假或長期居住。「黃山互助公社的很多元素都符合這些條件。」在王祥生看來,首先,黃山互助公社,這六個字,就有很多想象的空間。「黃山」,人間大美之地,徐霞客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多少人的理想之境,尤其是老年人。「我買的這戶房子,站在窗前,可以看到不遠處黃山光明頂,你說美不美?」
公社建有公共食堂,一日三餐飯菜可口、價格便宜;公社建有文體中心,三層樓兩千多平方米,社員可以在裏面打籃球、排球、乒乓球,開展文藝排練和演出;有圖書館、閱覽室,公社發動社員捐了很多書,放在書架上任由讀取;公社還自建有賓館,凡是社員親友來了,通過社員預訂房間,價格低廉;還有「黃山互助公社開心農場」,每個購房戶都可以免費申領一小塊土地,自由種植任何農作物……說起公社的「好」,很多老人如數家珍、笑逐顏開。
「『互助』,體現了中國文化中的友鄰守望互助共和的傳統觀念和老年人的現實需要。『公社』,也是一個已經過去的時代印記,在我們這些曾經下過鄉的人的腦海中那麼鮮活,讓我們想起當年的崢嶸歲月。」而且,王祥生說,公社最有文化符號意義的是,你買了公社的房子,你就是公社社員,社員的事,就是公社的事,公社的事,就是社員的事。
程雪霞是一位退休醫生,她來到互助公社後,就主動給社友們當起了健康管家。程雪霞耐心地為大家建立了健康檔案,提供有針對性的無微不至的健康關懷。
來自上海專科醫院的呼吸科醫生程克文,到了互助公社後,也是一刻沒閒着。他每周會去黃山區人民醫院開設專家門診,為當地群眾問診,甚至還會為特殊病人上門開展用藥指導。程克文說來到了黃山,喜歡上黃山,就想為這裏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裏每一天都老有所樂
前述的乒乓球、棋牌、旅遊、耕種等二十個業主協會,讓大家每天很充實很快樂。社員們在大美黃山腳下,享受一站式養老的幸福時光!
互助公社有一塊蔬菜種植基地,業主依據自身意願可免費申領一份菜地。來自東北的李大志,年輕時就是一位農業能人。對於一些來自大都市,沒有農業經驗的社員們,他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種菜,大家吃着自己種出來的果蔬,內心都無比的快樂。
韓育紅喜歡游泳和舞蹈,在她的帶動下,每天舞蹈隊的成員們一起跳舞的快樂洋溢在臉上。孔老師曾經是一位物理老師,典型的理工男,十分內向。來到互助公社後,他被社友們滿滿的愛所感染,開始參與到各方面的活動中來。在一次團體表演後,他將節目視頻發到了老同事群裏,大家都說,孔老師現在這麼快樂,到黃山之後,變化太大了,都發自肺腑地點讚孔老師現在的生活。
黃山北門有個互助公社,成了這些社友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水好、空氣好、食材好,是最硬的招牌。關係好、活動多、氛圍融洽,成了這裏最強的吸引力。
「隨着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速和互助養老模式的不斷升級,加上今年黃山西站高鐵的即將開通,黃山互助公社必將會成為備受青睞的一方熱土!」黃山互助公社董事長李俊平表示。
【記者手記】黃山區:打造「第二居所」首選地
8月27日,安徽省2024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評選活動在黃山市舉行。此次評選共有大黃山區域23家場景企業代表參加,經過激烈的角逐,黃山區黃山互助公社打造的「皖韻康養」新場景榮獲第二名。
黃山互助公社經過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公社形成了「以康養為主,頤養與醫養相結合的」互助式養老運營體系。2019年,中央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欄目向全球推介了黃山互助公社的養老創新探索。國內著名的養老機構把公社與美國國會山社區、德國的多代屋項目一起,列為世界三大互助養老社區。
「為打造社員高質量的健康生活,公社與黃山區人民醫院攜手構建醫共體,啟動24小時應急呼叫系統;未來,公社三期還將建設一個醫養結合的康養中心,真正實現從康養到頤養的一站式養老。」黃山互助公社社長李俊平表示。
9月28日,黃山區首個示範醫養社區在互助公社揭牌成立,黃山區政府副區長劉先英、互助公社社長李俊平共同為社區揭牌。
劉先英表示,黃山區也將以此為基礎,順應群眾所思所盼,在深化智慧養老,優化服務模式,圍繞抗衰、食療、健康體檢等領域,持續推出康養產品,探索建立全周期的養老社區,不斷開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行的新局面。
近年來,黃山區不斷推進「農文旅商康體」深度融合,促進旅遊業同其他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目前,黃山區正圍繞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總目標,借鑑互助公社模式,着力培育「居黃山、享太平」第二居所旅居康養品牌。
相信隨着黃山區續力提高「居黃山 享太平」主題旅居康養產品吸引力,用好用活各類獎勵政策,未來,將會招引更多的康養旅居、養老度假人群和其他各類群體來到黃山區、留在黃山區。(記者 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