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一個客家家族百年史

一個客家家族百年史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4-13 17:35: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袁曉江

 在中國有一個特色非常鮮明的民系——客家人。千年來他們歷經國內外多次大遷徙,但仍然保留連綿不斷的客家文化;他們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客家話是他們的共同語言;他們生活在山區並不富裕的地方,在「下南洋」中經歷磨難,培養了吃苦耐勞、勤儉持家、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我要講的故事是他們中的一員,一個客家家族百年史,故事要從一百年前的清朝梅州開始。

 一、梅州的曾氏家族

 曾昭睦,清朝光緒22年9月(1896年)出生在梅州一個貧苦家族,他是我太太的外公,本文的百年曾家歷史從他開始。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山區,古代屬海陽縣,北宋開寶四年(西元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新中國成立後,曾設置興梅專區、梅縣專區、梅縣地區,1988年1月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至今。祖籍梅州的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700多萬人,超過本地戶籍人口,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梅州被譽為「世界客都」,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

 曾姓在梅州是大姓,梅州市梅江區城北的曾龍岌,是曾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曾龍岌是山區中的一塊小平原,儘管歷經數百年,已經被城市所包圍,但仍然保留大量客家圍屋和農田水塘,能看到當年幸福的田園生活痕跡,東晉文學家陶淵明在《桃花源記》描寫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與曾龍岌很有相似之處。曾氏老祖宗選擇這塊風水寶地確實有遠見,幾十代曾氏家族在這裏生活、延續和壯大。

 曾龍岌有多支曾氏派系,生活在覺堂的曾氏是本文要講述的,第一代祖宗是曾參,生於西元前505-425,字子興,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人,16歲師事孔子,終生傳授,弘揚儒家文化,世人公認其為傳道之儒,漢靈帝劉宏將曾參列為孔門72賢徒之一,明世宗朱厚熜封曾參為宗聖曾子,定為曾氏一派祖。曾氏家族在祠堂前立了一尊老祖宗曾參石雕像,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吳伯雄是客家人,為石雕像敬題「聖宗曾參」幾字。

 傳到外公曾昭睦是曾姓73派、昭字派。外公「下南洋」改變了世代平靜的田園生活,開啟了曾氏一百多年的悲壯歷程。

 二、客家人的大遷徙

 「客家」這兩個字說明他們並不是廣東本地人,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與命運抗爭的遷徙史。為了生存,歷史上客家人有五次由北往南的大遷徙,持續近兩千年。

 第一次大遷徙是在西元317—879年東晉懷帝妥朝時,由於西北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發生「五胡亂華」,中原地區的一些漢族居民渡過黃河往南遷。為了與原居民有區分,當地把新來者稱為「客」,客家由此產生。第二次大遷徙是在西元880—1126年唐朝末年,黃巢率兵起義,以及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從安徽、江西等地遷往福建、廣東等地。第三次大遷徙是在西元1127—1644年,金元相繼入侵,宋高宗南渡,許多客家人參加了保衛宋王朝、抵抗元兵的戰爭,宋朝滅亡後,客家人遷往廣東更偏僻的地區。第四次大遷徙在西元1645—1843年,客家人遷往四川、廣西及台灣等地。第五次大遷徙是在1866年以後,太平天國起義末期,洪秀全是客家人,起義失敗後,許多客家人向更加偏遠的地區以及海外遷徙。

 經過上千年的大遷徙,目前客家人分布在中國18個省、190多個縣市,以及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全世界有8千多萬客家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梅州的曾氏家族

 就是在大遷徙中逐步形成。

 三、與命運抗爭的「下南洋」

 上面提到,客家人有五次大遷徙,第五次遷徙是走向海外,「下南洋」這是這次遷徙的代表性辭彙。下南洋主要指的是19世紀中葉以後我國東南、華南沿海民眾為了生活或逃避戰亂等,大規模遷徙到東南亞的海洋移民現象,主要群體是閩南人、潮汕人、客家人,與闖關東、走西口一樣,成為中國歷史上人口流動的著名現象。其實客家人下南洋不僅僅是到東南亞,他們走得更遠,到了歐洲、美洲、非洲等地。

 外公出生在清朝末年,是客家人第五次大遷徙時期,外公隨着這股遷徙大潮遠走海外。

 當時曾龍岌和周邊村莊有不少客家人海外謀生,他們回來探親時都會講述外面精彩的故事,特別是印度洋上靠近非洲東南部的留尼汪島,深深吸引著外公。1914年外公18歲時,與村裏幾個年輕人出發了,他們決定去留尼汪謀生。他們帶着父母的囑咐,攜帶不多的行李,沿梅江而下。

 梅江,梅州的母親河,古時沿岸有「梅花十里」之稱,非常壯觀,現在沿江省道是廣東省十大最美公路之一。梅江發源於廣東省紫金縣的武頓山七星崠,經五華縣、興寧縣、梅縣區,在梅州市區拐了個駝峰型大彎,把梅州市區分為江北和江南兩大城區,江北是老城區,曾龍岌在老城區的邊緣。梅江下游40多公里是松口鎮,這是外公的第一站,在這裏作短暫停留。

 松口鎮,一個千年古鎮,曾經是客家人下南洋的出發點,現隸屬梅州市梅縣區。由於松口鎮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於客家人居住的地理中心,經這裏可以直通韓江再到達大海,因此,松口鎮是近代以來粵、閩、贛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這個古鎮儘管歷經千年,我站在街頭仍然能感到到當年的繁華和喧囂,一望不盡的排排商舖鱗次櫛比,與其他客家人居住地不同的是,這裏的建築幾乎都是中西合璧,如羅馬柱、西式陽台等。松江大酒店地處當年繁華的碼頭上方,一棟非常西式的建築,酒店除中文名外,還有英文HOTEL TSUNGKIANG。在商業鼎盛時期,松口鎮有一千多家商舖,每天有幾百艘船停泊碼頭,每天有幾千人從碼頭出發。歷史上的松口直接與海外通郵、通航、通商,而不需要經過嘉應州(今梅州)城,因其繁華蓋過州城,以至有「松口不認州」的說法。

 外公從松口碼頭登船,沿梅江下行,第二站到達汕頭。梅江流到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時,與汀江匯合流向潮州、汕頭,從汕頭流入大海,這一段稱韓江。汕頭是廣東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特區,因其通江達海的優勢,近代以來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鎮,清咸豐十年(1860年)汕頭正式開埠,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當年下南洋,汕頭是海上起點之一。外公在汕頭作短暫停留,要換乘海輪繼續航行。

 從汕頭出發,第三站是香港。香港原是廣東省新安縣的漁場,1842年英國強佔香港島,後來又強佔九龍半島,強租新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近代以來,香港成為國際大港,是下南洋的一個重要起點。

 從香港出發,第四站是馬來西亞。這是一段艱苦和危險的旅程,從香港到馬來西亞,要穿過茫茫南海,直線距離2400多公里,海上航行不可能都是直線,這趟航行需要一周,沉船事件時有發生,一些船客葬身海底。馬來西亞扼守麻六甲海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其中五次停留麻六甲地區。麻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國際水道,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華人遠走歐洲、非洲,都要在馬來西亞停留休整後再出發。因此馬來西亞的華人較為集中,約佔總人口的23%。

 從馬來西亞出發,第五站是留尼汪,這是外公的目的地,也是最艱難最危險的航行。穿過麻六甲海峽、往西跨過孟加拉海、越過印度洋,就到了靠近非洲東南部的留尼汪,行程8000多公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這段行程不僅要躲避颱風暴雨,防止海盜襲擊,還要忍饑挨餓,防止疾病和瘟疫傳染。據老華僑回憶,有的船遭受颱風襲擊,沉入大海無一人生還,有的因為瘟疫傳染,船到岸後人員失去一大半。外公還算幸運,儘管在海上艱難漂泊一個多月,但終於到達目的地。

 四、在留尼汪艱苦創業

 留尼汪,法語La Réunion,為聯合之意,是印度洋西部馬斯克林群島中的火山島,法國的海外省,首府聖丹尼(Saint Denis)位於島北。留尼汪島面積251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07公里,東邊190公里處是毛里裘斯群島,西邊650公里處是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留尼汪總人口85萬,以法國人為主,華人3萬多,法語是官方語言。留尼汪是由火山噴發形成,島上大部分為高原山地,沿海有狹窄平原地帶,東部為近代火山活動區。留尼汪島一年分冬夏兩季,氣候溫和涼爽。經濟以農業、漁業、旅遊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經濟作物甘蔗、香草和天竺葵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留尼汪成為法國食糖的供應地。

 留尼汪是印度洋通向非洲大陸的海上重要中轉站,客家人通過這裏去非洲或歐洲,當然還有很多客家人留在留尼汪。

 2016年,我與太太、女兒到留尼汪探親,親自感受了廣闊印度洋上這座小島的安寧和美麗,也了解了老一代華僑的艱辛。留尼汪山多路險,老華僑們的苦力之一,就是為達官貴人當人肉交通工具,背人翻山越嶺,有的險要地方不是背人,而是馱人在地方爬行。看着這些老照片真是感慨萬千盡,難以置信。我們還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儘管當地官方語言是法語,但客家話很流行,很多外國人也能聽懂客家話。

 外公到達留尼汪後,先做苦力和零散小生意。當地盛產甘蔗,糖產品很豐富,外公製作糖塊,用刀具敲打零賣。國內50年代、60年代的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敲糖」,貨郎挑着自製的糖塊,可以敲打大小不同的糖,小朋友用幾分錢買一小塊,或用牙膏皮、墨水瓶等兌換一小塊。外公很勤奮、很聰明,他的小本生意越做越大,終於有了自己的小超市,一個非常簡陋的鐵皮房,既是小超市,也是外公的家。2016年我去留尼汪時,第一次目睹這個鐵皮房,我為它所震撼。儘管它很簡陋,在我心裏卻無比鮮豔;儘管它很破舊,在我心裏卻無比珍貴。它歷經一百多年,外公所有的經歷、痛苦和艱辛似乎都寫在鐵皮房上。它建在一個狹小的山坡上,面積約100平方米,緊鄰大門是公路。這是外公夢想開始的地方,他的子女都在這裏出生,這個小小的鐵皮房是曾家人丁興旺的搖籃,曾家後來所有的故事都從這裏開始。

 到1924年,外公28歲,在留尼汪已打拼10年,生活安定下來了,也有了一些積蓄。按照客家人的習俗,外公早過了結婚年齡,他開始考慮婚事了。故事講到這裏,第二個主人公出場了,她就是我們的外婆鄭秀英,1906年出生,外婆的家在曾家岌鄰近的一個村莊石扇,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舊社會客家姑娘到了18歲一般都要出嫁,不然很難嫁出去。外婆18歲時已經出落成一個端莊漂亮的大姑娘,有人跟她說媒,去海外結婚。這位姑娘膽子夠大,對象都沒見過,就跟着水客出發了,走的是外公相同的路線,也是歷經千辛萬苦。到了留尼汪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對象,心裏有些失落,外公比外婆大10歲,由於長年在外打拼,外公皮膚黝黑,比實際年齡蒼老很多。好在外公勤勞本分,給外婆留下很好印象。1924年,外公28歲,外婆18歲,在留尼汪的鐵皮房結婚了。

 婚後的外婆盡顯客家婦女的優秀品格,相夫教子、勤儉持家。1925年他們的大兒子出生了,外婆一生共生育了12個兒女,男孩7個、女孩5個,不幸的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傳到兒子這一輩是曾氏74派,屬憲字輩,5個兒子分別叫曾憲簡、曾憲造、曾憲倫、曾憲標、曾憲敬。女孩則以「蘭」字取名,分別是曾春蘭、曾添蘭、曾月蘭、曾彩蘭、曾美蘭,其中女孩老大曾春蘭是我太太的母親。

 客家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1935年,外公、外婆帶着男孩的老大曾憲簡、老二曾憲造、老三曾憲倫和女孩的老大曾春蘭、老二曾添蘭回到家鄉梅州,讓在國外出生的孩子們認認祖先和家門,把孩子們稍作安頓後,外公、外婆返回留尼汪。在太奶奶、太外婆的照料下,孩子們健康成長。1946年老大曾憲簡結婚了,後來帶着妻子、小孩和弟弟回到留尼汪,其他3個兄弟姐妹則留在國內。

 家大業大後,在鐵皮房的旁邊又建了一棟房,建築風格是中西合璧,磚混結構,比鐵皮房大了一倍多,有200多平方米,一半做超市、一半居家。正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時,一生辛勞的外公病到了,民國32年10月(1943年)去世,只有48歲。失去家裏的頂樑柱,外婆扛起了家庭和事業的全部,帶領子女們繼續打拼。1990年外婆去世,享年84歲,子女們在梅州曾龍岌老屋為老人家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

 後一代成長起來了,都有了自己的事業,曾家的優勢是經商做生意,子女們大部分走上這條道路,也有例外,就是老五,我們的五舅曾憲敬。他在法國攻讀醫學8年,成為醫學博士,是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在留尼汪市區開了一家專科私人診所,他的夫人是法國人。2016年我去拜訪過他的診所,70多歲了,每天還堅持工作十幾個小時,他的診所保留着上萬病人的詳細資料,每人一個檔案,對每人的病情瞭若指掌。其嚴謹作風和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五、30年後再回家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新生政權的封鎖,華僑們回國探親已經很難。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受極左思潮的影響,有海外關係意味着與資本主義有關係,許多歸國華僑和僑眷被打入另類,受到不公平待遇。這個時期,海外華僑華人與國內親屬基本上失去聯繫。

 外婆年歲越來越大,對家鄉的思念也越來越強烈,她已30多年沒有回老家了。20世紀70年代,國內對華僑的政策有所調整,已經有華僑悄悄回家探親。1971年,外婆要三女婿張維桓回老家打前站探探路。張維桓,我們稱三姨夫,梅州客家人,20世紀50年代遠赴留尼汪謀生,在留尼汪的親屬中,他是少數在國內出生長大再出國的,因此對國內情況比較了解,既能說客家話,又懂法語,外婆認為他是回國打前站的最佳人選。三姨夫在留尼汪的產業較大,有一個大型商場,曾是留尼汪華人商會、客家商會的負責人,為中法交流做了很大貢獻。

 1971年1月,三姨夫隻身一人悄悄來到梅州。我太太家在江北老城區一棟平房,靠近梅州河的梅江橋。當時還沒有完全開放,三姨夫非常謹慎,打扮成普通市民,坐着三輪車一路找過來。親人見面格外親,喜極而泣,我岳母終於知道了親人們的情況,特別母親身體很好,哥哥、弟弟、妹妹們都生活很好。三姨夫也了解了國內親屬的情況,以及國內的形勢。

 1935年,外公、外婆帶着5個孩子回到家鄉梅州,除男孩的老大、老二後來返回留尼汪,其他3個兄弟姐妹留在梅州。我的岳母曾春蘭,1932年出生在留尼汪,送回國內時只有3歲,她1951年6月參軍,參加抗美援朝,復員後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我的岳父張梅芳也是梅州人,老家在江南荷泗車田壩,他出生在泰國,小時候送回國內,客家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岳父有幸讀了高中,1949年4月參軍,參加了解放梅州的戰鬥,長期在部隊工作,轉業後曾在政府僑辦、僑聯工作。我們的二姨曾添蘭,1933年出生,送回國內時只有1歲,她曾任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高級翻譯師,二姨夫吳國麟是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

 有了三姨夫的探路,外婆心裏有數了,回國的意願更加強烈。1972年1月,外婆帶着一大家10口人浩浩蕩蕩回國了,這是時隔37年,外婆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國內的親人與他們在廣州匯合,這是幾十年來,大家族第一次相聚,歡歌笑語、其樂融融。我的岳母自3歲離開母親,與母親再次相見已是40歲。

 1975年9月外婆再次回國,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國。長年的勞累,外婆的身體出現了狀況,加上年歲已高,不再適合長途旅行,之後她再沒有機會回國,這個願望由兒女和孫輩們實現。

 改革開放後,華僑回國更加方便,留尼汪的親屬們回國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們除了去梅州,還去廣州、北京等地,感受祖國的變化和繁榮。2012年,我在深圳接待留尼汪的親屬,十幾人的隊伍,用了一台中巴,深圳的巨大變化和強大實力讓他們驚歎不已。與此同時,國內的親人也多次去留尼汪探親,2016年我們全家去留尼汪,他們幾乎是全體出動迎接和接待我們,盡力讓我們多了解留尼汪,多了解家族的歷史。我們是一家一家地走,每到一處都是豐盛的家宴、熱情的笑容。

 六、百年家史還在延續

 曾氏家族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縮影。外公出生在清朝末期,是中國近代以來由興到衰的年代,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生存,外公不得不背井離鄉,到海外謀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奮起抗爭,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強大的祖國是華僑們的堅強後盾,外公和家族的命運也發生了重大轉折。

 今天的梅州是一個現代化城市,是著名革命老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廣東唯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範圍的地級市。享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將軍之鄉、長壽之鄉、金柚之鄉、溫泉之鄉、客家菜之鄉、平安之鄉等美譽。作為世界客都,成為全世界客家人的大本營,過去遠走他鄉的華僑們,紛紛回來建設家鄉。

 黨的二十大為中國式現代化描繪了宏偉藍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黨歷來重視華僑工作,提出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幹。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互致賀電。兩國關係創造多個「第一」、取得豐碩成果,不僅造福於兩國人民,也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發揮重要作用。全世界的華僑都為強大的祖國而驕傲,紛紛參加祖國的現代化建設。

 從外公這一代算起,到現在已經是第五代,歷經近130年。當年外公孤單一人漂洋過海,現在到第五代的大家族已發展到180多人。外公、外婆這一代老華僑的創業拼搏精神對後代的影響極深,後代們不僅敢闖,還善於學習創新,他們不再滿足前輩們一般的創業,更注重知識和智慧改變人生,因此後一代在很多行業都有優秀人才,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大家族。曾氏家族經歷五代,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一個國際化的家族,成員來自中國、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荷蘭、波蘭、以色列、印度等多國。利用國際家族的優勢,成為中法交流的促進者、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招商引資的先行者,現在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盡力為祖國多做貢獻。

 外公去世較早,祖國的強大、梅州的繁榮、家族的興旺,這是他沒能看到的,但一定是他心中的願望。

 作者:袁曉江,湖南平江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二級教授,深圳市第六屆政協委員、市政協文史委原副主任,2024年4月寫於深圳

 頂圖圖説:2016年我們全家到留尼汪探親,舅舅、姨媽等到機場迎接,左四是本文作者。

責任編輯:朱劍明 一個客家家族百年史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