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特別國債坐「過山車」,業內人士:機構資金入場,成交恢復理性

特別國債坐「過山車」,業內人士:機構資金入場,成交恢復理性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5-24 10:58:42 來源:證券時報

 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上市以後,在二級市場經歷了大幅波動。在首日盤中一度大漲25%後,超長期國債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已經恢復理性,截至5月23日收盤,上交所「24特國01」跌0.73%報100.578元,成交額7.22億元,到期收益率2.5420%;深交所「特國2401」跌15.91%報100.654元,成交額2195.62萬元。

 「二級市場一些投資者對於國債交易可能並不是非常熟悉,上市第一天可能是部分資金衝動帶來的行情波動,隨着機構資金進入,目前來看特別國債估值已經接近其他市場30年國債的定價,市場也逐步恢復理性。」上海一家券商自營的債券交易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特別國債坐上「過山車」

 超長期特別國債的一舉一動都引起市場普遍關注。5月13日,財政部明確了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期限包括20年、30年和50年,發行次數分別為7次、12次和3次,付息方式為按半年付息。

 其中,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於5月17日正式發行,實際發行面值金額400億元,期限30年,票面利率為2.57%,發行之後,超長期特別國債也可以在交易所交易。

 投資者把對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熱情也帶到了二級市場。5月22日,該期國債上市交易,分別是深交所的「特國2401」和上交所的「24特國01」。

 結果,上交所的「24特國01」在上市首日大幅上漲,一度觸發臨時停牌30分鐘。上午10時恢復交易後,價格再度大漲至25%,10時08分開始再次被臨時停牌。在當天交易所債市收盤前最後5分鐘,「24特國01」價格又現大幅回落,收於101.316元,日內漲幅僅1.32%,收益率回升至2.5070%。但是深交所的「特國2401」仍然維持高位。

 5月23日,市場終於恢復理性,滬深交易所特別國債的市場價格都回落至面值附近。最終,深交所「特國2401」跌15.91%報100.654元,成交額2195.62萬元;上交所「24特國01」(019742.SH)跌0.73%報100.578元,成交額7.22億元。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表示,長期以來,交易所並非債券主流交易市場,具有專業知識儲備的機構投資者多在銀行間市場買賣債券,而交易所定價往往也多參考銀行間的交易結果。隨着2023年12月以來超長債走出強勢行情,疊加近期銀行頻繁地實施隱性存款降息,非機構投資者開始格外關注30年特別國債等優質存款替代品種的投資價值。

 「由於缺乏債券定價經驗,個人投資者在對30年特別國債報價時,可能多遵循了股票資產的定價原則,忽略了國債並非高波動博弈型資產,債券價格與到期收益率一一對應,主要反映投資者對未來利率的預期,這可能也是交易所報價頻頻出現系統性偏離估值的原因。」劉郁坦言。

 前述券商自營人士也表示,特別國債上市首日大漲讓很多機構投資者都「非常驚訝」。

 「國債的定價模型雖然專業,但是也比較固定,市場分歧一般都非常小,10%以上的波動非常罕見,後續市場應該更冷靜。」該自營人士表示。

 超大波動提示交易所市場機會?

 市場分割環境下,特別國債分別在銀行間、交易所和櫃檯三個市場交易,可以通過轉託管機制實現不同市場間的轉移交易。三個市場參與投資者存在交叉,其中交易所市場主要非銀和個人投資者參與交易。

 交易所市場投資者興奮不已的同時,以機構為主體的銀行間市場卻非常冷靜。5月22日,30年國債活躍券230023到期收益率維持在2.57%,而最終30年特別國債2400001全天成交價基本集中在2.56%—2.58%區間內窄幅波動,微盤也收於2.57%。

 「當交易所銀行間債券價格偏離度較大時,理論上就可通過轉託管實現套利,進而抹平價差,不過結合轉託管機制來看,轉託管過程仍存在一定時滯。非銀機構投資者應重視交易所市場的參與。」中郵證券首席固定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

 他表示,在低利率環境之下,票息策略的有效性下降,久期策略的操作難度提升,機構或應更加重視跨市場套利、品種套利等小而確定性高的投資機會。相對而言,自營類賬戶操作更加靈活,以往也更多實施更加多元的投資策略。產品類賬戶可以更加重視交易所市場,利用機構可以同時參與多個市場的優勢,把握更多價格異動中的投資機會。

 劉郁也表示,由於發行端的調整,未來特別國債可能會成為超長國債領域的唯一供給,並且年度總發行量以及單月淨供給規模均會迎來大幅提升,因此該品種本身便需要更加多元化的承接力量。從5月22日的成交情況看,銀行間市場特別國債與30年期活躍券成交量平分秋色,反映機構投資者對於超長特別國債普遍呈現積極態度。交易所方面,非機構資金也不斷參與到債市的交易之中。

 「綜合來看,超長特別國債實現了『開門紅』,未來也有望成為活躍的交易型品種之一。」劉郁表示。

 前述自營人士則表示,特別國債近兩日在交易所市場雖然最終靠機構資金平抑了波動,但是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機構資金的缺失。未來可能一些機構加強對交易所市場的關注,帶來更多資金進入。

責任編輯:程向明 特別國債坐「過山車」,業內人士:機構資金入場,成交恢復理性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