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張眼看天下】美國力推沙以關係正常化或功虧一簣

【張眼看天下】美國力推沙以關係正常化或功虧一簣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5-27 19:10:2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張介嶺  香港商報前董事總經理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幾個月來,拜登政府不斷敦促以色列抓住機會加速與沙特關係正常化,實現加沙停戰,改變地區分裂格局。據多家媒體報道,一項由美國斡旋的三邊協議幾近尾聲。然而,這臨門一腳,似將功虧一簣。

 5月2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說:「沙特已明確表示,實現關係正常化需要加沙恢復平靜,而且需要制定巴勒斯坦建國的可靠途徑。以色列目前很可能不能或不願走這條路。」

 在布林肯通報上述情況之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就已訪問了中東,並在前往以色列之前與沙特王儲薩勒曼舉行會談,討論了「兩國戰略協議草案的半定稿」。5月21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稱,協定已幾近達成,這是「一項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將帶來一個更加一體化的地區。」

 美沙之間的這份戰略協定,不僅包括兩國安全合作,還涉及沙以關係正常化等方面的內容。拜登擔任總統後,一直在積極推動美國、沙特、以色列達成三方協議,實現期待已久的沙以關係正常化。作為確保中東可持續和平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希望利用沙以關係正常化契機,說服以色列作出重大讓步,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同意「兩國解決方案」。然而,去年10月初哈馬斯發動恐襲破壞了沙以和解進程。

 即便如此,美方沒有放棄努力,仍在協調各方立場,試圖推動阿以關係全面和解,重塑中東格局。儘管斡旋細節尚未公布,但綜合各方資訊,美方的總體設想可謂步線行針,環環緊扣:一是沙特承認以色列;二是作為回報,以色列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停止吞併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計劃,不再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擴建定居點;三是美國同意向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出口可能包括F-35戰機在內的先進武器,並分享民用核能技術。

 由於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間的民族矛盾,以及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教派矛盾,沙特與伊朗的關係勢同水火。2016年1月沙特處決有伊朗背景的本國神職人員後,兩國斷交長達7年之久,直到去年3月才在中國的斡旋下恢復了外交關係,但兩國關係真正改善談何容易。不久前,伊朗空襲以色列表明,德黑蘭完全有能力對對手實施多重打擊。對沙特來說,伊朗的威脅仍不容忽視,需要美國必要時施以援手。

 伊朗同樣是以色列的心腹大患。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這兩個國家成為一對死敵。以色列對伊朗核武項目更是十分不安。這也可以理解。伊朗平均海拔1200米,除了高山就是高原,戰略縱深在中東地區屈指可數,易守難攻。不管武器多麼先進,以軍很難置伊朗於死地。而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伊朗一旦發動襲擊,即可輕而易舉地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重創目標。

 此外,以色列和沙特都對「阿拉伯之春」十分敏感。2010年,突尼斯小販自焚事件點燃北非和中東地區反政府抗議浪潮後,沙特將打擊有組織的伊斯蘭反對派視為首要任務,也希望通過對以色列展示「溫和」、「開放」和「寬容」換取華盛頓不暗中支持當地反對派興風作浪。以色列也擔心「阿拉伯之春」一旦在中東重演,可能造成政治真空,導致伊斯蘭極端勢力趁亂奪權,進而控制大量軍事資源,威脅以色列的安全。

 也正是這兩大共同威脅為沙以這兩個本不可能聯姻的國家走到一起奠定了基礎。美國推動沙以達成歷史性協議是重塑中東戰略格局的重要一步棋。以色列建國以來,一直在尋求與阿拉伯國家建立正常關係,在經濟和政治上融入這一地區。作為穆斯林世界的領頭羊和許多阿拉伯國家的金主,沙特擁有伊斯蘭教兩大聖地麥加和麥迪那,一旦與以色列實現和解,其他阿拉伯國家很可能紛紛跟進,給以色列帶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不過,如前所述,美沙以三邊協議仍存在未知數,包括停止加沙戰爭、對建立巴勒斯坦國作出承諾在內的一些要素「仍待完成」,內塔尼亞胡是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在以色列整個國家日趨右傾化之際,這位素有「比比國王」之稱的以色列政壇掌舵時間最長的總理,為了個人政治生存遲遲不肯在關鍵問題上讓步,對「兩國方案」一再拒絕採取任何行動,也反對華盛頓向沙特提供尖端武器和核能技術,並堅持進攻加沙南部城市拉法。

 顯然,在加沙戰爭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沙特尋求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在阿拉伯世界並不受歡迎。對利雅德而言,與其與美方達成一項包括以色列在內的三邊協定,不如撇開以色列尋求達成美沙雙邊協議,這至少有助於避免政治風險。但就目前情況看,這種可能性不大。拜登謀求的是在2020年「亞伯拉罕協議」基礎上實現沙以關係的歷史性突破。丟下以色列不管,華盛頓不會同意。

 早些時候,沙利文在參加一場活動時,明確否認了拜登政府將考慮與沙特達成雙邊協定的說法。他表示,如果沙特不同意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拜登政府將不會與沙特簽署防務協議。「所有這些都必須結合在一起……你不能將其中的一部分與其他部分分開」。布林肯亦承認:「考慮到已經完成的所有工作,我們實際上可以相對較快地達成這些協議,但若未實現(沙以)關係正常化所必需的其他條件,這些協議就無法繼續推進,整個方案也無法繼續推進。

 其所謂「其他條件」,指的是,特不會放棄其為沙以建交設置的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加沙必須停火;二是以色列必須接受兩國解決方案,即使不能馬上成為現實,也必須「可靠且不可逆轉」地啟動巴勒斯坦建國進程。何況,正如有分析所指,讓美國國會批准一項美國在軍事上保護沙特的協議,對白宮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特別是以色列選擇不參與的話,難度將翻倍。

 美國已進入大選季,對於拜登政府來說,達成協議的時間所剩無幾。今後一段時間會,美方會進一步對內塔尼亞胡進行極限施壓。若能如願以償,這份協議將成為拜登政府一份重要的外交遺產,或將推動加沙戰爭早日結束,成為拜登大選中的加分項。如果以方不肯讓步,美沙就雙邊戰略協定細節達成共識也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暫不公布,其動向仍需密切關注。

 毋庸諱言,美國尋求與沙特達成戰略協議的一大考量就是離間中沙關係,包括限制北京對沙特的投資;要求沙特停止採購中國武器;不允許中國在沙特建立軍事基地;限制華為之類的中國技術進入敏感網絡;繼續使用美元,而非人民幣進行石油交易,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制衡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確保並鞏固美國在中東的領導地位。對此,北京不可掉以輕心。(新華社圖片)

責任編輯:靜文 【張眼看天下】美國力推沙以關係正常化或功虧一簣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