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丨白氏傳統藥香非遺進深圳校園

有片丨白氏傳統藥香非遺進深圳校園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5-06-02 14:54:1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端午節之際,2025年5月27日,為深化「非遺在校園」的傳承實踐,在深圳市「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非遺主題的傳承活動中,白氏傳統藥香非遺項目,走進深圳市中小學、高校,在校園「藥香社團」、「藥香雅集」的創新模式下,同學們體驗了製作防蚊、流感香珠、篆香手作活動。本次非遺課堂旨在以端午藥香文化為載體,將傳統醫藥智慧與現代教育結合起來。

 作為白氏傳統藥香第六代非遺傳承人,白英艷向學校師生講解了清宮端午藥香傳統、宮廷習俗及藥香的製作工序與功效,並指導同學們動手製作。大家認真投入,在選材、成分、稱量、合香、揉捏等步驟中感受傳統藥香技藝的魅力。耗時近一小時的精巧作品最終成型,每個人都成就感滿滿。

微信图片_20250602152759.jpg

白英艷原創設計的「鹿鶴同春」藥香吊墜,2022年入選故宮文創產品

 白英艷向記者介紹,「白氏傳統藥香」製作技藝是清代滿族宮廷「錠子藥」製作技藝的延續,可以追溯到清朝成立之初。不光如此,錠子藥在內廷生活和政事上都發揮着極大的作用,成為一枚代表清宮香藥文化的名片。

微信圖片_20250602145522.jpg

 白氏家藏伽南香雕田園風物木香囊

 什麼是錠子藥?「錠子藥,又稱錠劑,是方劑學名詞,指各種形狀的硬塊製劑,藥物劑型之一。現代藥劑學中的西藥錠劑,是由將幾味藥粉末用糖粉和膠質和勻而製成。一般供口含用,有時也稱含錠。可漸漸溶化而發揮局部藥效。除了口服外,有些錠子藥還可以塗敷患處。錠子藥維繫着滿族民間醫學與清代宮廷醫學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是我們研究滿族傳統醫藥的寶貴遺產。」白英艷介紹到。

微信圖片_20250602145526.jpg

 南方科技大學第一實驗小學「非遺藥香社團」學生製作端午錠香

 按照清宮年例,養心殿造辦處「錠子藥作」會在每年端午提前製作一批防暑的錠子藥,作為芳香避疫的護身符,以應對暑氣漸起、病蟲害多的「百毒月」天氣。主要有:紫金錠、蟾酥錠、離宮錠、鹽水錠,還有避暑香珠、大黃扇器等。它們最主要的功能是避暑、除潮、解毒等,因此宮裡的人往往會將少量錠子藥掛在荷包或香袋裡以備不時之需。

 白英艷例舉了《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五冊的記載:「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二十八日,雍正帝從圓明園降諭:着將各種錠子藥大份、中份、小份各預備些賞用,欽此。」可見錠子藥在清宮賞賜中的應用種類、規格和使用頻率之多。

微信圖片_20250602145529.jpg

 深圳南山外國語集團華僑城中學「非遺藥香製作」社團同學製作清宮香珠

 記者同時了解到,白英艷原創設計的「鹿鶴同春」藥香吊墜,於2022年入選故宮文創產品。「不積硅步,無以成千里。文化傳承非一日之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既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在多年研習中醫古籍文獻後,一直致力於將這一歷史鍛造的技藝和智慧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白英艷表示。

微信截图_20250602145539.png

深圳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學生製作減壓篆香

 而同學們在活動中也體驗到樂趣,古老技藝在校園生根,更在年輕學子心中播下了非遺文化傳承的種子,「以前沒聽說過藥香、通過這次學習了解到中醫藥瑰寶,希望把錠子藥這樣的藥香寶貝繼續傳承下去、傳承好。」有同學表示。(記者 黃鳳鳴)

 頂圖:白氏傳統藥香第六代非遺傳承人白英艷(左)


責任編輯:程向明 有片丨白氏傳統藥香非遺進深圳校園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