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對接大灣區·寒地龍藥耀九州】系列報道之四十三   「清河紅」為什麼這樣紅?

【對接大灣區·寒地龍藥耀九州】系列報道之四十三 「清河紅」為什麼這樣紅?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01-20 14:04:4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面朝松花江,背靠小興安嶺,「寒地龍藥」代表品種之一五味子就散布在這片廣袤的丘陵山地之中。白天日照足,晝夜溫差大。在溫帶季風吹拂下,位於小興安嶺中段南麓的清河林區形成了獨特的森林小氣候。經過了陽光、水氣、寒風的浸潤與洗禮,每一粒五味子都充分吸收了這份來自大自然的滋潤。每年秋季,被當地稱為山花椒、藥界稱之北五味的五味子便進入成熟期,一顆顆紅豆裝點着田野、染紅了山谷,紅毯一樣鋪就的晾曬場映紅了藥農的笑臉……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東風吹「紅」了五味子,給這個有着60多年種植歷史的神奇中藥材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據悉,目前,全省五味子以其籽粒飽滿、藥效突出享譽全國,已經打造成「寒地龍藥」優勢品牌,挑起了全省中藥材名優品種的大梁。

    五味子「大收」年 15畝收入9.6萬元

    龍江森工清河林業局有限公司(下稱清林公司)育林林場47歲的張希林是一名林業工人,砍樹、伐木是他的老本行。上世紀末,國有森工出現「兩危」,林業企業和職工都在苦苦尋求突圍的出路。清林公司依託豐富的野生五味子資源優勢,開始嘗試仿野生種植五味子。飽嘗了生活的五味雜陳,放下斧鋸,最終選擇了種五味子,張希林是清河林區第一批種五味子的人。

    2000年,張希林開始種植五味子,到現在也只有30畝地,面積不大,產量不高,卻是全家的重要經濟來源。清林公司林下經濟部副部長李延軍告訴記者,張希林不是清河林區五味子種的最多、收入最高的,卻是種的最精的。「他身患先天性心臟病,不能太勞累,但這30畝五味子給他提供了足夠的生活保障。」

    趕上「大收」年,再趕上行情好,張希林曾經創下30畝五味子收入9.6萬元的好收成。張希林30畝五味子雖然有「大收」「小收」之說,但質量卻很穩定,他的初衷是「不能違背道地中藥材的本性和種藥材的初衷」。在張希林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林場職工選擇了種五味子。育林林場五味子種植面積發展到1600畝。優良的氣候條件給育林林場提供了優良的種植環境,五味子綠色生態種植,為林場開展鄉村游又添了一道生態景觀。

    「五味子大王」是這樣煉成的

    同樣是種植五味子,50歲的王樹廷的標籤是創新。21歲時,王樹廷從林場工人崗位下海開山產品店,靠收購山珍野藥,王樹廷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隨着資源的逐漸減少和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林區野生山產品採摘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王樹廷開始思考轉型。

    2016年,在清林公司指導下,王樹廷開始主攻五味子產業,成立了茂源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註冊了公司,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專注中藥材種植、良種繁育等與中藥材產業相關的經營活動。苦幹三年,王樹廷的茂源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發展社員100多戶,五味子種植面積達到2400畝,年產量3600餘噸,產值3000餘萬元。王樹廷在五味子種植領域終於出人頭地。2020年,在全省首屆中藥材種植大王評比中,王樹廷榮獲「五味子種植大王」稱號,清林公司被省農業農村廳授予道地藥材五味子生產基地。

    2021年,王樹廷承接了農業農村部道地藥材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試驗示範項目中的「五味子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試驗示範」項目,獲得了農業農村部60萬元專項資金激勵。對比普通種苗,該項目培育出的種苗品質好,抗寒能力強。通過合理使用有機肥、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收穫的五味子果粒飽滿、串大,每畝產五味子鮮果1500斤,增產15%。

    「清河紅」為什麼這樣紅?

    種的好,還要賣的好!王樹廷說,年加工能力200噸,產值1200萬元。王樹廷的中藥材加工廠規模不大,但足以消化自產的中藥材,實現加工增值。

    「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王樹廷的五味子種植規程得到了省農業農村廳的認可並推廣,種植的五味子品質好、無公害,經過初加工後,深受製藥企業和消費者青睞。」清林公司宣傳部部長張雲龍告訴記者,王樹廷帶領茂源中藥材種植合作社一百多名社員統一種植規程和技術標準,打造成為清河五味子道地藥材特色品牌。

    2021年8月,王樹廷註冊成立了黑龍江省妙草源中草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事中藥材種子、種苗生產、加工。「我的五味子種子將出系列品種,現在的『清河紅』被註冊為『清河紅1號』,將來還會有2號、3號更多品種的『清河紅』問世。」王樹廷的目標是把適合五味子種植的地方都染上「清河紅」。

    讓清河中藥材走出龍江 「紅」遍全國

    李延軍介紹,近年來,清林公司依託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野生北五味子資源,建起了5000畝的北五味子種植基地,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北五味子主產區。

    種植面積的穩步增長,種植技術的日臻成熟,也吸引了五味子精深加工企業投資興業。優良的種植基地,成熟的精深加工企業,為清河林區的經濟發展和職工群眾增收致富帶來了無限活力。

    龍江森工集團清河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貴成表示,下一步,清林公司將建成一批標準高、效益好、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中藥材種植基地,讓以「清河紅」為標誌的清河中藥材走出龍江,「紅」遍全國。(崔立東 王琳)

責任編輯:嚴燕紅 【對接大灣區·寒地龍藥耀九州】系列報道之四十三   「清河紅」為什麼這樣紅?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