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虛銀不虛 非只改名

【商報時評】虛銀不虛 非只改名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07 08:21:0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近日表示,本港虛擬銀行開業踏入第四年,雖然八間持牌虛銀的發展速度不一,但基本上符合業務計劃。客觀而言,本港虛銀發展勢頭算是比較理想,但其潛力顯然尚未充分釋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種金融科技創新在許多市民心中的認受性不夠。當局應正視這個問題,實施必要的改革,做好監管,推動虛銀業務在港茁壯成長,進一步完善香港金融科技生態圈,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虛擬銀行的好處很容易看到。相比傳統銀行,虛銀營運成本低,尤其不必設立實體分行,不佔物理空間,這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優勢;另一方面,對客戶而言,虛銀容許他們足不出戶、一鍵搞定,便利性不言而喻;對整體經濟來說,虛銀可輕易全面覆蓋零售客戶群,亦可便捷推展中小企貸款業務,有利於實踐「普惠金融」理念;還有一個好處,即對傳統銀行形成強而有力的競爭,迫使其加速數碼化改革,繼而帶動整個金融體系升級轉型,助力數字經濟之長足發展。

    假如我們參考客觀數據,不難發現虛擬銀行是受歡迎的。自2019年金管局向八家機構發出虛擬銀行牌照、為金融業注入更多創新元素以來,相關業務發展迅速——根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底,虛銀總客戶人數220萬,較2022年底激增20%;總存款370億元,按年增長23%;總貸款190億元,按年增長19%。這些數字證明,虛銀業務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開局良好,現在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如何將其搞得更加「風生水起」。

    無可否認,與其他創新科技一樣,虛擬銀行的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假如發生一些負面事件,大家對其信心便會有所動搖,例如去年有個別虛銀因預期信貸損失飆升,輿論場出現一些質疑。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應當平心靜氣,畢竟在息口高企和個人破產數字上升的情況下,發生這樣的事情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傳統銀行也並不比虛銀更安全,更何況,本港銀行體系非常穩健,絕對有能力應對上述情況。

    除了預期信貸損失飆升的問題,就連「虛擬銀行」中「虛擬」二字,似乎亦影響到部分市民對虛銀的心態。這個情況之所以會出現,可能是因為這兩個中文字予人「不真實」的感覺,更有可能是因為近期發生多宗有關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騙案,部分市民望文生義,誤以為「虛擬銀行」也是不可信的。目前,金管局正就是否將「虛擬銀行」改名為「持牌數字銀行」一事,向八家虛擬銀行和銀行公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諮詢。希望虛擬銀行將來可以擺脫「改壞名」的無妄之災,迎來更好的發展。

    儘管虛擬銀行在香港已經發展了幾年,但總體上仍是新事物,一切都還在摸索當中。若要增強市民對虛銀的信心,讓這一金融創新在香港走得更遠,那就不能迴避改革,同時要切實做好監管,既充分保障市民權益,亦保障業界合規經營。虛銀改名是小事,重要的是銀行業能在健康的生態下,不斷提高科技應用和創新水平,相信香港數字經濟將可進一步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可獲得鞏固。(香港商報評論員 林松年)

責任編輯:蔣璐 【商報時評】虛銀不虛 非只改名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