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和證監會聯合發布支持科創債擴容增量後,券商、銀行等市場各方反應熱烈。根據統計,最近一個多月已有30家券商科創債完成發行或獲批,累計規模超過千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券商或成為科創債擴容的受益主體,除了帶來承銷業務增量,更提供了資產配置優化契機。
6月13日,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以及國泰海通發布公告稱,已獲得央行批准,將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科創債,3家券商累計獲批額度接近40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和國泰海通獲批發行額度均為150億元,中金公司擬發行98億元科創債。
此前的6月3日,中信證券獲證監會批覆發行150億元科創債,加上5月20日中信證券在上交所發行的首批券商科創債,中信證券已發行和獲批的科創債規模達320億元,位居榜首。
6月以來已有多家券商相繼發行科創債。6月3日,山西證券在深交所成功發行5億元科創債。6月12日,第一創業證券在深交所發行了5億元科創債。
券商科創債的成功發行,對於券商自身和科技創新企業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科創債的投向上,大多數券商科創債募集資金主要投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東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表示,券商或成為科技創新債券擴容的關鍵受益主體,其多元化業務能力與資本市場專業性將在新一輪科技與金融融合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